孩子成績上不去的原因
發布時間:2019-04-19 10:35:15 已幫助:984人 來源:北京博沃思未來
很多家長都在說自己的孩子學習很粗心,容易出錯,其實不止家長會有這樣的認知,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也是這樣的,能肯定自己以前做過原題或類似的題目,但就是想不起來該怎么做,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小編為各位家長們找來了具體的原因介紹,趕快來關注一下吧。
粗心與注意力有密切的關系。注意力差的孩子,在視知覺把收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進行分析時,信息會受到干擾,就容易出現錯誤、遺漏或遺失,從而導致粗心問題的出現。
從生理層面分析,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0-6歲的早期教育。研究表明,大多數在走路前沒有充分爬過的孩子,在小學一二年級學習中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、身體的協調性差,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動,妨礙了他們從外部世界獲取有用的信息,許多感官信息未能傳遞到大腦,從而出現視而不見、聽而不聞的現象。
02、對知識的熟練度掌握不夠
所謂熟練度,可以想象一下我們成年人,做小學一年級的計算題,每一題其實對我們來說都很簡單。但是當我們在計時的情況下完成1000題,并不一定全對。如果平時經常做計算類的,很可能做的又快又準;如果平時疏于做簡單計算的人,很可能又慢又錯誤百出。
建議:一道題目,反復接觸至少要六次以上,并且每次都在思考,才會熟悉并產生記憶。
03、孩子對基本的知識概念不清楚
還有一些題目,學生們認為自己是會做的,因為平時做對過,只是考試錯了。但很可能是他們只看過1-2次,有一個模糊的概念,很多概念的細節到底是什么?并未深究。在考試有時間限制和壓力的情況下,人通常本能的選擇自己大腦中最先搜索到的記憶存儲,而這個記憶和認知很可能是錯誤和疏漏的。
建議:試著去講解題目,如果做到能講解題目,表示確實理解了。通常在講解過程中,也會不斷發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。
04、孩子的學習習慣有問題
很多孩子寫作業不認真、不檢查、不喜歡打草稿、不肯寫步驟等,也都是習慣的問題。還有書寫習慣等,也會導致一些粗心問題。還有的孩子做題喜歡跳步驟,不但容易錯,還會導致按步得分時得不到前半部分應該能得到的分。
建議:從生活中,而不僅是學習上,進行訓練。
1.注意力的訓練方法有讀書、下棋、學習樂器等等。
2.分析力的訓練方法是“隨口問”,養成隨時問為什么的習慣,養成思考的習慣。(這其實是真正的素質教育。即使是成年人中,沒有思考的習慣,不假思索地接收各種信息的人太多了。這種狀況有人歸咎于中國的教育體制不鼓勵思考,我覺得這種“都是體制,別人的錯”的態度倒真是教育問題。)
3.執行力的培養在于執行。永遠不認可口頭上的“會”,必須見到正確率才算結束。詩詞的背誦,一定要落到默寫。閱讀題,要講得出來龍去脈。數學題,一定要落實到步驟。這些都是要沉下心練的功夫,也是真功夫。
05、做題準確率不高
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時,每個詞是一次輸入正確,還是不斷刪除修改?這個也是準確率的問題。如果平時做事力求“一遍做對”,“每遍都提升”,關鍵時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對。
這需要用心投入,反復多次后才能成為本能。如果做錯了,覺得“沒關系”,常常會造成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狀態。另外,準確率還和“做題量”以及“題目類型”有關。
建議:怎么提高效率,要從錯題入手。眼中不能只盯著錯誤,而要追溯思考過程。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,我發現大部分的錯誤都不是偶發的,往往成批出現同類錯誤。在追溯思考過程中,會發現根源往往是簡單的概念沒有完全理解,或者干脆是錯誤的理解。
追溯思考過程,最簡單的方式是要求孩子每道題寫解題過程。這也是中小學銜接中值得重視的學習習慣問題。我從最初開始給孩子提出這個要求時,就發現很多他答案對的題,在思路上也是模糊和不完整的,這也可以解釋,為什么看似同樣的題,有的時候能做對,有的時候就做不對。并不是“粗心”導致,而是他的掌握程度本身就比較低。
也可以讓孩子試著去講解題目,如果做到能講解題目,表示確實理解了。通常在講解過程中,也會不斷發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。